2006.08.17
是我們家小犬確定中標後
一星期ㄉ複診
好期待
期待量體重ㄉ那一刻
醫生北北 在準備東西ㄉ時候
我先把小犬抱上診療台
當他跟我平行ㄉ時候
我才發現
我ㄉ胖屁股回到我身邊ㄌ
將將
一星期認真ㄉ努力之下
成功的長ㄌ兩公斤呢
緊張ㄉ時刻來了
醫生拿出 台灣基因 做ㄉ血測分析
我們家小犬
應該可以去買樂透ㄌ說
艾利西體
犬血巴東體
犬焦蟲
吉布松焦蟲
只有萊姆病沒有
降可以買吼
有很厲害吼
全部都是那一搓免費ㄉ璧蝨ㄉ功勞耶
今天我們一樣有做血液分型
醫生說阿
妙ㄉ貧血有 "稍微" 改善ㄌ
希望他所有ㄉ指數都到將進正常ㄉ時候
我們才能打殺焦蟲ㄉ針
所以阿
今天就稍微介紹一下這些可惡ㄉ病毒吧
引用來源
疾病名:犬焦蟲病 /吉布松氏焦蟲病 (Babesia canis /Babesia gibsoni)
感染種別:犬科
疾病原:焦蟲
疾病簡介:
焦蟲(Babesia,是一種血液寄生蟲。該寄生蟲有相當多的種類,主要感染血液中的紅血球。在台灣,又以下列兩型最為常見:犬焦蟲(Babesia canis)、吉布松氏焦蟲(Babesia gibosni)。發病的原因:焦蟲症主要感染的途徑包含壁虱叮咬、輸血感染及經由胎盤感染給胎兒等。其中又以璧虱叮咬佔的比例最高。疾病的潛伏期約在兩星期左右,不過也有不少的狗狗潛伏期達幾個月甚至幾年等。臨床症狀:因為蟲體寄生在紅血球上,會造成紅血球的破壞而導致貧血。此外,也會造成其他器官的影響,如神經性的無力、腎炎或腎衰竭及肝炎等。臨床上常發現無力、食慾不振、黏膜蒼白、黃膽等。此外,血液中血小板會大量減少,白血球可能會增加或是減少,或是有腎衰竭的情況產生。
疾病名:犬艾利希體症-犬型、馬型、血小板(Ehrlichia canis -canis、equi、platys)
感染種別:犬科
疾病原:立克次體
疾病簡介:
為一種由壁蝨叮咬所引起之犬血液病。最早的報告為1935年 Donatien及 Lesguard在非洲的阿爾及利亞發表。此病曾於1968年越戰時於美軍軍犬發生大流行。本島亦於近年來由於流浪犬問題而有相對增加的趨勢,值得重視。本病在某些犬種會造成較為嚴重的病徵。如果與其他的血液寄生蟲共同感染(如犬焦蟲Babesia canis),其病況較單獨感染時更嚴重。本病多發生於晚夏及初秋,但於熱、溫帶地區幾乎每固月都有病例,即使在沒有壁蝨出現的季節亦有發生的報告。犬感染到艾利希體後,常可於單核球及淋巴球發現質內包涵體,然而某些品系之犬艾利希體卻寄生於嗜中性球及嗜酸性球中。其包涵體呈桑椹形。但寄生數量少時,於末稍血液抹片中常無法發現。包涵體發育情形為基本體→初期體→桑椹體→成熟的有機包涵體。本病潛伏期約 10~14天,大多數病犬第一病症為發高熱,此現象常於感染後第12天發生。部份犬隻有雙相性發熱反應 (Biphasic febric reaction)。初期有1~2天體溫在40℃以上而後降低,數天後另一波高熱發生,較初期更嚴重許多病犬持續發熱達一週以上,此時的體溫高達41℃以上。另外尚有體重喪失、食慾不振、精神沈鬱及可視粘膜蒼白顯示的貧血現象。部分病犬有漿液性的鼻汁及眼分泌物、結膜炎、淋巴腫大等。若出現鼻出血,病犬常在數天內死亡,此情形目前已少見
疾病名:犬血巴東體症(Haemobartonella canis)
感染種別:犬科
疾病原:立克次體
疾病簡介:
寄生於犬,病原體0.2~0.6μ,球狀、桿狀或核桃狀,於紅血球之凹盤中。正常犬隻之紅血球偶可見到,但不具病原性,常呈良性或不顯性感染,除非進行至脾臟,始引起貧血、消瘦、厭食。仔犬最具感受性。病原體與 H.felis 不同處為排列較長,常見長鏈橫跨整個紅血球,電顯下可見本病原體乃是附著於紅血球的表面。
恩
因為有併發艾利西體
所以整ㄍ吃藥ㄉ時間要六星期呢
妙少 : 我好很多了歐
多謝大家捧場
不過聽我媽說阿
我好像生病ㄉ時候
我們家ㄉ生意有比較好捏
大家不要降拉
要給我支持歐
